广告

沪指涨0.53%、北证50指数涨2.82% 工程机械与通信服务板块大涨

2025-03-06 14:21:17109 0



  A股主要指数今日集体收涨,沪指涨0.53%,收报3341.96点;深证成指涨0.28%,收报10709.46点;创业板指涨0.01%,收报2190.36点;科创50指数涨0.29%,收报1083.82点;北证50指数涨2.82%,收报1418.90点。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超1.5万亿,较昨日放量超600亿元。

  行业板块涨多跌少,板块大涨,板块涨幅居前,板块跌幅居前。个股方面,上涨股票数量超过2300只,涨停股票数量达到70只。股午后反弹,涨停。

  股集体走强,等多股涨停。

  概念股反复活跃,等封板。

  下跌方面,房地产板块走低,跌停。

  行业资金流向:25.98亿净流入

  行业资金方面,截至收盘,银行通信设备工程机械等净流入排名靠前,其中银行净流入25.98亿。

  净流出方面,光伏设备等净流出排名靠前,其中半导体净流出52.32亿元。

  今日要闻

  

  政府工作报告: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%左右。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时说,今年赤字率拟按4%左右安排、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,赤字规模5.66万亿元、比上年增加1.6万亿元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9.7万亿元、比上年增加1.2万亿元。

  

 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,适时降准降息,保持流动性充裕,使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、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,加大对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、提振消费以及民营、小微企业等的支持。

  

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发布公告,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5年3月6日(星期四)下午3时,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,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、商务部部长王文涛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、中国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、财政预算、商务、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。

  

 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培育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、具身智能、6G等未来产业。此外,近日,旗下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获得“一种基于6G的天地一体化传输优化及拓扑测绘的方法”国家发明专利。这项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6G星地融合领域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,为构建“空天地海”全连接网络奠定了核心技术基础。

  

  当地时间3月4日晚间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。特朗普表示,美国应该废除520亿美元的《芯片法案》补贴计划,并利用该法案的资金来减少债务。特朗普称,不会向芯片制造商提供任何来自《芯片法案》的资金。

  机构观点

  :建议持续关注光刻机产业链相关零部件上市公司

  兴业证券研报表示,光刻工艺是集成电路制造的关键步骤,光刻机是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。全球晶圆厂设备开支保持强劲,光刻机需求持续提升。光刻机作为芯片制造光刻环节的核心设备,目前全球前道光刻机被ASML、尼康、佳能垄断,实现光刻机的国产替代势在必行,具有重大战略意义。建议持续关注光刻机产业链相关零部件上市公司。

  :A股全年市场整体表现有望好于2013年

  中金公司认为,结合当前宏观背景,A股全年市场整体表现有望好于2013年;科技成长的结构性行情近期虽有波折但预计中短期(3—6个月)仍将延续,与整体指数的分化程度可能不会像2013年那样显著。主要超配行业:半导体、、基础设施、电气设备、高端机械;主要低配行业:油气开采、水务及环保、电商、医疗服务、综合。

  :关注及上游原材料行业投资机会

  中信建投指出,当前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复苏向上与AI催化新消费共振,被动元件需求数量、性能要求大幅提升,至2030年AI领域用及芯片电感年均增速预计超30%,推荐关注被动元件及上游原材料行业投资机会,尤其推荐上下游一体化企业,充分享受全产业链升级红利。

  :看好AI在今年的全面爆发

  中泰证券研报表示,DeepSeek模型及对应技术能力的开源,降低了AI模型能力的落地成本,从而有望真正推动更多的AI应用规模化落地场景,如企业管理端、政务处理端、工艺流管理等,都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出现商业化较好的AI应用。看好AI在今年的全面爆发,建议全面关注,把握AI发展机遇。

  : A股市场的价值底已然形成

  长期看,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投资者回报的全面改善,本质是制度变革、科技突围与全球资本周期共振的产物。新“国九条”推动资本市场从“融资导向”向“投资共赢”转型,监管层通过强化分红约束、打击违规减持等举措,切实维护了A股投资者的利益。通过“科技十六条”等政策工具箱,构建起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:从科创板“硬科技”定位强化价值发现,到北交所缩短企业上市周期;从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提升,到科创债试点引导资金灌溉前沿领域。中国资本市场正以独特的东方叙事,书写着科技自立自强与资本价值创造的双向奔赴。

点赞()
用户评论
天天查一查,合作更安心
版权所有:易網傳媒有限公司
@2024 天天查